Search

星期六早上鬧鐘一響,我老婆推了推我,「先生,今天換你倒垃圾了。」 
  
「阿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星期六早上鬧鐘一響,我老婆推了推我,「先生,今天換你倒垃圾了。」 
  
「阿?這麼快又輪到我了!」我睡眼惺忪的打開房門,準備走下樓去。 
  
剛把一袋袋的垃圾往車上丟,清潔隊伯伯馬上笑著說, 「新好男人喔,我一路上收下來,你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男人。」
  
我看了一下左鄰右舍,還真的只有我一個男的。
  
其實我多年前也一度覺得,「婚後的男人,就是要拼命賺錢,而女人只要照顧好小孩跟家務就好。」
  
會有這觀念應該是小時候,父親總是在外拼命賺錢鮮少回家,母親則是負責家裡的一切,在這樣耳濡目染的情況之下,也養成了我對於婚後生活的刻板印象。 
  
理論上,男主外女主內,兩人講好分配好,聽起來似乎沒什麼錯,但其實這會延伸出一個問題是﹒﹒﹒ 
  
我們畢竟是〝夫妻不是室友〞,
也不是〝雇傭〞之間的關係!
  
婚姻更不是,你付房租我打掃,你給錢我買菜,就能幸福走完一輩子的。
    
況且一般家庭的狀況,男人賺的錢永遠不夠家用,而女人也只有兩隻手,家務永遠做不完,走入婚姻過了一段叫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之後,兩人逐漸學會〝計較〞,也開始〝習慣〞了對方的付出。
  
於是﹒﹒﹒ 
「老公開始嫌棄老婆,不會賺錢只顧家。」
「老婆天天抱怨老公,不參與照顧小孩。」 
  
「男人覺得女人做家務應該。」
「女人認為男人賺錢是義務。」
  
但其實這兩件事,我認為都不該分〝性別〞。
  
記得有一次我跟客戶在開會,已經超出結束時間,我硬著頭皮跟他們說,「不好意思,我們最後再討論半小時就先結束好嗎?我晚點要去接小孩。」  
  
客戶面色一呆,「可以麻煩媽媽去啊。」 
  
我笑了一笑,「媽媽還在上班,而且我也是爸爸阿。」
  
還有一次準備繳兒子學費時,老婆突然搶過繳費單看著我說,「這個月換我繳,我也是有在賺錢的。」當時心裡突然覺得肩膀一鬆,原來經濟上的壓力,並不一定要是名為〝爸爸的角色〞來承擔。
  
我想婚後的兩人都必須主動意識到,責任不該分男女,媽媽也該有經濟能力,爸爸也該參與家務,婚姻所遭遇到的問題,並不是二分法就能得到完美的解決,只有在不設限框架的情況之下,互相支援跟協助,我們才能更接近男女平等。
  
我想大多男人在外辛苦打拼的同時,也渴望過伴侶能在經濟上能協助到他,難道老婆每個月多拿個幾萬元回家,你會覺得多餘?你不會,你反而會覺得開心。但你不給她們機會、不給她們時間,她們光忙小孩跟家事就有的折騰了,哪有辦法去賺錢?
  
媽媽在為了孩子而放棄工作、夢想跟人際關係的時候,她也曾渴望過自己的老公,能在後面推她一把,支持著她說:「老婆,你想做就做吧,家裡有我。」兼顧家庭跟工作,不是理想化,而是取決是另一半的支持,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,那是天方夜譚。
  
反之女人也是,你們希望老公回到家,能多參與家務陪伴孩子的時候,如果能在經濟上也協助到老公,或許他就能少一點壓力,多一點體力跟心思,把重心放在這些事情上面。
  
當下次老公又找理由說,「我要工作沒時間的時候」,你也能笑著說,「我也有工作,今天本來就該換你了!」
  
雙方的互相支援,根據彼此工作的急迫性來互相協調支援,並且讓生活、經濟、家庭、育兒,都不在是某一個性別、角色、稱呼跟單方面的責任時,我想這種不設限的婚姻生活,過起來,才不會老是覺得這麼無助跟辛苦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